![]() 2012年8月3日,困扰比亚迪将近3个月的“5.26”车祸事件调查结果终于出炉——由13名专家出具的深圳5•26交通事故车辆质量鉴定报告正式发布,认定E6起火原因为线路短路产生电弧,从而引燃内饰和部分动力电池。借此,比亚迪终于被“平反”,调查结果打破了外界“电池爆炸”、“电池电解液泄漏后起火”等直接指向电池安全性的质疑。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吴经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证明比亚迪的电池是安全的,电动车设计没有问题。”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还希望“坏事变好事”,在比亚迪电动车此次被证明“清白”后能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与接受。 从5月26日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在深圳滨海大道上的猛烈被撞到8月3日事故的鉴定报告向社会公布,整整70天。在这70天里,比亚迪汽车也“遭受重创”,不仅股价大跌,随之而来的各方质疑,以及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告吹、股神巴菲特将抛售比亚迪股票等传言,让比亚迪上上下下应接不暇。 而据比亚迪的高层领导说,这两个月来,不论是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还是普通员工,各个部门的人都扮演起“公关传播者”的角色,不管是面对股东、供应商还是合作伙伴甚至朋友,都会被问及E6电动车起火的事故,公司各路人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对外解释称这是极端情况,与电动车没有必然关系。 当5•26事故发生后,考虑到5•26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更涉及电动车这一新生事物的安全性问题,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很快启动了5•26重大交通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工作。事故发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些汽车技术、交通事故认定、消防等领域的专家陆续接到电话,邀请他们参与对5•26交通事故的调查鉴定工作。 专家组工作的内容十分繁复,主要是:碰撞对E6纯电动出租车乘员伤害的评估;E6纯电动出租车起火原因分析;E6纯电动出租车设计安全性评价。在鉴定过程中,主要开展了现场勘察、物证调查、质量鉴定检验、现场事故再现、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和事故材料分析研究等多项工作。 经过两个余月的详密调查,专家组得到的结论是,电池并未爆炸,着火起因是E6受到两次严重碰撞,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等可燃物质。E6的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系统等方面设计合理,“整车安全未见设计缺陷”。 对于外界质疑是否会为了保护电动车产业而有所偏袒、让比亚迪“轻松过关”的看法,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专家组的成员并不只来自于汽车领域,还有其他领域的专家。在调查过程中,参与调查的专家都签有保密协议,不能向比亚迪或外界透露调查进展以及可能得出的结论。 点评:无论是否能够“坏事变好事”,但是至少对于比亚迪来说,“不白之冤”终被洗清。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也让我们对正在起步的中国电动车产业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