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在中国的未来,与广汽的合资项目紧密相关。 上海车展上,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预计,广汽三菱合资项目在2015年将达到20万辆的产销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三菱将会不断为广汽三菱补充新车型。”益子修说。 事实上,这一“既定目标”较三菱早前公布的计划已延迟了两年。对此,益子修认为这是由于合资项目正式投产比预期晚了一年所致。
他说,“(广汽三菱的首款车型)ASX劲炫实际上是去年11月才开始正式投产,今年7月份将增加一款新车型。我们目前设想广汽三菱今年的目标是5万辆,明年是10万辆,到后年是20万辆.所以有点遗憾,原来预想的2013年的30万辆,需要往后推两至三年。” 对于三菱汽车在华战略,益子修表示,“国产车和进口车相比,应该是尽量地实现国产化,以国产为主,而且在合资厂生产的车型的国产化率要尽量争取到百分之百。”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本次三菱汽车参展主题是“驰骋地球,关爱地球,新一代先锋科技”,想请益子社长对三菱汽车的环保技术、先进科技再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 益子修:现在汽车工具是很便利,比如说交通方面,既有交通安全问题也有它便利的一面,三菱汽车一直遵循一个理念,就是既要发扬它便利的一面,又要努力克服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我们认为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是作为汽车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我们认为应该要尽最大的可能来加强环保,尽最大的可能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要最大可能节约能源。三菱汽车率先在全球推出了电动车的技术,但是我们也认为要想达到环保,关爱地球不是靠一种技术,我们要进行综合考虑,例如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清洁汽油、清洁柴油车等多项技术。 记者:中国车市这两年经过一个调整期,相对的越来越多企业都越来越精细了,我想问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三菱汽车一个短期规划或者一个长期规划? 益子修: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可能正处于一个调整期,像您说的,但是纵观全球汽车产业,肯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高峰”和“低谷”的阶段。比如说日本,在近二十年中汽车的总需求量实际上是减少的。另外再看一下西欧市场,西欧当前汽车的需求量也看不到有增长的倾向,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唯独中国这几年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 如果像以往过去中国的增长速度,可能每年是10%、20%的递增,如果一直是这种趋势的话,可能现在的2000万辆很快就变成了3000万了或者更多,所以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增长来调控,这个肯定是需要的。所以我本人对中国汽车行业的调整期,我一点也不担心。 正好利用这个“调整期”对整个公共设施的完备和环保车型的推出是一个机会。三菱汽车和广汽有一个合资公司叫“广汽三菱”,广汽三菱现在第一个目标是要达到年产量30万辆,由于公司的成立比我们预计的推迟了一些。 再则,现在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要达到30万辆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坚信这个合资项目一定会达到我们原来所预计的30万辆的目标。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保有国、生产国和销售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菱汽车怎样来配合中国市场,包括环保问题,怎样来进行配合和努力这是我们今后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易汽车:想问一下关于三菱渠道方面,因为现在广汽三菱讨论合资项目,之前有进口三菱的渠道,还有东南三菱的渠道,再加上广汽三菱,前段时间又说三菱非常希望把这三个渠道能够三合一,但是好像说福汽很支持,广汽不太配合,想问一下目前谈的怎么样?另一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国产车已经推出了,一季度三菱在华的销售有没有实质性的增长? 益子修:您说得很对,我们现在销售渠道有三个:一个是进口车的,一个是东南的,还有一个是广汽三菱的。如果在四五年前,因为当时整个的汽车销售都是增长的态势,那时候我们这三种渠道分别来销售的话,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现在情况有些变化,因为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到了成熟期,成熟期之后建店的费用比过去要高,另外土地的价格也比过去有所增长,而且在大城市,现在再开新店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和四五年前相比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想达到高效率的销售,应该对原来的销售渠道进行梳理。 现在还没有到和东南或者广汽三菱谈具体细节的阶段。但是作为三菱汽车也好,还是东南也好,广汽三菱也好,都认为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像现在流传的说东南是积极的,广汽三菱是反对的,或者是广汽三菱是积极的,东南不愿意,这种情况是没有的。但是如果跟这两家一起谈,肯定到时候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作为我们来讲怎样为经销商们提供便利,这肯定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于第一季度三菱在中国销售的整体情况,三菱汽车过去在中国销售数量并不是那么多。广汽三菱这个合资公司是去年9月成立的,11月份开始正式投产,今年1月份开始销售,因此今年第一季度从整体来讲肯定比去年是有所增长的。但是跟我们原来期待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因此我们和合资企业一起在第二季度将更加努力! 记者:那您觉得那个差距主要是哪些地方?中国预期的数字有什么差距吗? 益子修:首先刚才咱们说到的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调整期”,这个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另外,也会受到全球经济情况的影响,目前美国的经济已经有一些恢复,但是欧洲的经济还是很不好的,日本的经济也不能说好,中国处在全世界大环境当中,因此全球是否景气会对中国也有一些影响。
记者:在中国汽车圈,三菱汽车一直背着一个名声就是说“会造车,有一流的技术,但是不会卖车”,在汽车销售和品牌推广方面比起其他厂商好像缺乏创意,现在三菱在中国的投资对比已经达到一半对一半,实现新的阶段,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希望三菱在中国的市场推广方面有一个大手笔,有一个新创意,有没有这方面的构想? 益子修:刚才您说的这些不光是在中国,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也听到过。就是说我们的传播方面不足,比如我们本来有“10”,结果传达到别人那儿变成了“5”或者“6”这么一个情况。刚才您的建议,我认为非常宝贵,我们决心今后在全世界的销售方面进行彻底的改善。 记者:随着三菱在中国战略的推进,今后进口车和本地生产的车型怎样分配。第二个问题请益子社长介绍一下未来本地车的战略发展方向。 益子修:首先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国产车和进口车相比,应该是尽量的实现国产化,以国产为主。而且在合资厂生产的车型的国产化率要尽量争取到百分之百。今后,进口车的投放我觉得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车型,比如说拥有日本环保技术插电式的电动车,应该说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而且总的原则是把进口车的车型逐步实现中国生产。 记者:我记得三菱汽车以前的活动中宣传过,计划在2013年的在中国目标达到产销30万辆的一个目标,以后在2015年在中国要达到50万辆的目标,现在看来2013年达到产销30万辆的目标有些难度,想问一下现在这个目标状态如何,是否可以按期达到目标,是否会有些调整? 益子修:以前是设定过这样一个目标,就是2013年要达到30万台,但是今年可能到不了30万台。其原因,广汽三菱正式投产比预期晚了一年。现在广汽三菱的情况是这样,它的ASX劲炫实际上去年11月才开始正式投产,今年7月份将增加一款新车型。我们目前设想广汽三菱今年的目标是5万辆,明年是10万辆,到后年是20万辆,为了配合完成这个目标,要不断的给它补充新车型。所以有点遗憾,原来预想的2013年的30万辆,需要往后推两至三年。 记者:刚才社长也提到了三菱的电动车,我想问一下三菱对新能源车的推广,目前有什么举措?社长认为新能源车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还有未来在中国有没有投放这个车的计划? 益子修:新能源当中三菱首推的是电动车,我感觉到有三个课题需要注意。首先是价格贵,其次有的用户反应,电动车一次充电之后的续航距离还不足,第三个是有的地方充电的公共设施还不完备。但是随着现在不断的改进,首先价格会降下来,第二个一次充电之后的续航距离会越来越长,第三个各个地方的公共设施会越来越完备,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但是刚才说的第三条,就是公共设施的完备,这个恐怕光靠一个民间的企业是不够的,必须要和政府一起来做。在日本,政府对普及新能源所用的公共设施给予很多的支持,欧洲也是一样的,所以三菱汽车对于中国政府今后在电动车这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也给予很大的期待。现在新能源包括的燃料电池这些技术也都是在此范围之内,因此作为一个汽车生产厂家,对这些课题都是非常关注的。 另外从世界上看,有的时候有些为了更完善某一种技术,需要靠厂家之间的互相的协作和合作,因为各厂家擅长的技术不同,互相之间进行交流,这样能够更快的把这种新技术成熟起来。 记者:刚才您在发布会上介绍概念车续航能力能达到300公里,我想问一下是否真正能成为现实?这种概念车有没有量产的计划,以及是否会在中国量产? 益子修:现在三菱已经投产的这些电动车它充一次电的续航距离是180公里到200公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天跑100公里、200公里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周末出行时180公里和200公里的续航距离就显得不是很够。后经调查显示,当一次充电达到续航距离300公里的时候,可以满足各种用户,介于这个前提我们今后的纯电动车要达到一次充电续航300公里。 另外刚才介绍的那款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充电时,并不是用插电源的方式,而是用非接触型。目前三菱汽车正在进行各种试验,如果试验结果证明非接触型的这种充电对人体无害的话,我们一定会加以实现。另外刚才介绍的G4,是今年6月份将在泰国投产,也想早日在中国投产。 记者:想问一下,北京现在空气污染特严重,一月份才有四个晴天,说是车多造成的,可是日本东京车也不少,晴天也挺多的,想问问日本是不是以前也有这种情况?请介绍一下经验。 益子修:实际上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的大气污染,叫“光雾”,也成为当时社会很关注的问题。首先当然这里面有汽车的原因,因此各个汽车厂家都努力改善排放技术。现在日本车有一个现象,由于三元催化剂的效率特别高,而吸进来的空气还不如排出的空气干净。另外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它主要造成地球温室效应。 其次,工厂排放对大气污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现在日本对于各个企业,工厂排烟限制非常严格。同时对排水,废水的处理标准也非常严格。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汽油本身的质量也要提高,也就是说要想搞环保,把空气变好,不是靠某一项,要综合治理。 (责任编辑: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