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夜的天空,飘洒的依然是陈年雾霾的醇厚。来不及反应,2016年就急忙划上了句号。每个人一年的得失已经印化在了心中,留待慢慢消化。我们身边的世界也在这一年里变了不少模样。
对于风起云涌的汽车圈,情况更是如此。从1886年至今,汽车产业还没有哪一年像2016这样热闹。130年前,卡尔-本茨将人类从马车时代带入了汽车时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全新一页。如今,曾经象征着无限未来的汽车,却也迎来了被革命的一天。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凯文·凯利。这位“互联网预言帝”在近年演讲中常常表达一个观点——对一个产业的颠覆常常来自外界,而非来自该产业自身。笔者也曾就此事请教过另一位专家,被称作“车联网教父”的Joe Berry(中文名:求不礼)。求先生补充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当两个产业间产生关联,你只需要观察二者发展的步伐,步伐相对缓慢的产业一定会被更快的一方所颠覆。”
经济学理论中,将行业的发展划分为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条曲线冷酷地告诉我们,一个看上去稳若泰山的产业,未来也难逃调整的命运。
向下的趋势一旦形成,想要扭转就必须要得到向上的推力。汽车产业诞生130年来,尽管可用“长盛不衰”来形容,但步入成熟期后,其发展步伐难免有所减缓。同时,销量为王的传统轨迹面对周期性波动的大势,也变得有些无能为力。如果继续遵循这条曲线指引的方向,汽车产业的衰退也是势所当然的。这也是为何众多赚得盆满钵满的车企,一股脑地扎向了对未来的探索。
但未来并不总属于“局内人”。凯文·凯利的话不只是预言,更已经成为了现实。自2014年起,众多新兴势力加入了汽车的战局。拥有不一样愿景的他们,也在用超越过去的发展节奏,展现着汽车产业的另一种可能。或许最初谁也不会想到,仅仅2年之后,他们之中就已经有人交出了答卷——北京时间1月4日的拉斯维加斯,来自硅谷的Faraday Future(FF)就将全球首发其首款量产车。
大概就是1年前的这个时候,同样是在拉斯维加斯, FF才刚刚在CES上完成了品牌的全球首秀,当时他们还带来了一款名为“FF ZERO1”的电动超跑概念车。尽管赞誉颇多,但是所有人都清楚:传统车企在已有基础上打造一款新车,也需要3-5年的时间。虽然FF云集了众多业内精英,但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只花费1年的时间,这仍然是难以想象的。
完成这样的成就,首先依靠的是先进技术。官网显示,FF在研发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各类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往大量必须靠长期实测才能验证的数据在FF都能被大数据模拟模型所替代。这一创新,无疑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更为重要的则是大胆的发展思路。相比传统汽车产业略显踯躅、亦步亦趋的思维,FF采用了一种更为超前的战略,并已经在造车相关的各个领域迅速取得了突破。4月,FF在内华达州的工厂奠基;6月,FF获得了加州的自动驾驶测试执照,相关实测也已开启;7月,FF又与Formula E(电动车方程式)“龙之队”共同成立了FF龙之队,并作为核心技术合作伙伴与其在赛道上共同加速电动车技术的研发。
如何理解FF的发展路径?很多分析者都愿意以一个“新”字而概之。FF的发展速度是传统汽车产业不可能达到的。用FF自动驾驶高级总监Jan Becker的话说,FF是一家从零开始的公司,不需要像传统车企那样为了考虑传统而做出妥协,因此FF也可以追寻自己更为远大的抱负。
Jan Becker的话也揭示出了FF快速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传统汽车产业100多年来的积淀,在另一个侧面也带来了体制性的负担。从零开始,意味着FF有机会根据需求彻底重塑公司的运营模式,使其变得更为高效、顺畅、直接,这也进一步保障了FF一直能处于发展快车道上。
这一系列革新的最终成果,便是即将全球首发的FF首款量产车。尽管我们还没能看到实车,但此前曝光的一系列伪装谍照及产品细节已经显示,这一“史上首款互联网生态电动车”或许将彻底颠覆人类对汽车的认知。
这样的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FF首款量产车长度或超过5米,内部空间巨大,可能搭载的零重力座椅也标志着极高的舒适性。同时FF首款量产车在0-60英里竞速测试中已经战胜了目前最快的量产车Tesla Model S P100D。
此外有媒体猜测,这款车还将成为首个搭载可升降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同时还将前所未有地搭载电子外后视镜。显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化也将成为这款车的最大特点。
巨大的空间、超强的加速、极致的互联与智能……人类的这些需求还从未同时在单独一款车上被满足,而FF就要创下这样的先河,甚至将创造出一个能满足所有需求的全新的车型品类。
北京时间1月4日上午9点30分,FF首款量产车就将在拉斯维加斯迎来全球首发。在官方发布的海报上,FF写道“新物种·重构百年汽车产业”。显然,FF要以首款量产车为起点,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为汽车产业揭开一个颠覆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