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之旅”走进一汽-大众西南基地
先进的造车工艺:技术领先 汽车最主要的四个生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好的轿车从冲压开始,在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流程中,冲压排在第一。 在一汽-大众西南基地的冲压车间,这里拥有5200吨、6900吨和8100吨等压力机生产线,采用世界一流的高速Speedbar自动传输系统、机械人自动化拆垛、应用磁力分层和光学对中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全封闭、全自动化生产。据介绍,从钢板冲压成相应的零件,一般普通汽车厂家是四或五次冲压成型,而大众采用六次冲压成型,从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冲压件的精准度。 ![]()
焊装车间大量采用一体化焊钳、自动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
在焊装车间,大量的一体化焊钳、自动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同样保障了焊装环节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这里的设计产能为每小时50台,并预留了扩展到每小时60台的能力,还可实现最多4种车型混线生产。激光焊使得一汽-大众系列车型车顶与车身的接缝处无须胶条遮盖,也一样能够展示它的完美无瑕。 焊接完的白车身被送到涂装车间,涂装期间要求在无尘、恒压、恒温的条件下进行。一汽-大众采用“空腔灌蜡”方式涂装,从而避免了车身材料内部被腐蚀。 总装车间里,采用了“h型”规划布局,缩短了物流距离、也使生产线的延长更加灵活,车间的生产节拍也是每小时60辆。车间内主要分为装配设备、检测设备、加注及返修设备三大类。整车检测采用激光三维车轮定位、动态高速转毂实验、UPS整车电器检测等先进工艺,确保在这里诞生的每一辆汽车的卓越品质。 精准的质保体系:质量至上 只有置身其中,亲身体会,才知道一汽-大众是如何严把质量关,哪怕只是半毫米的误差,也绝不马虎。 在测量间,一汽-大众运用了精密的测量设备,所有零件的尺寸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而对于发动机等精密零部件,一汽-大众对尺寸的要求精确到微米级别。此外,诸如材料实验室、整车气味舱、标准光源间等多个实验室会对金属、塑料、皮革等各种材质的强度、颜色、气味进行检查。例如,为检验车身的耐腐蚀性,基地质保部门会运用专门的实验设备,模拟潮湿、盐雾、酸雨等条件对车身零部件进行实验;为保证车内空气质量,西南基地还采用先进的整车气味舱,可以对车内多达300种以上的物质成分进行检验。 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一汽-大众都会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而在诸多培训课程中,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又是一汽-大众独具特色的培训内容。质量基本技能培训由四部分组成:热身训练、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在此小编体验了热身训练的手转高尔夫球、双手转沙袋和快速穿绳;基础训练的整车外表面检查,整车匹配检查,液体识别,路试噪音识别等,每一项训练都有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的指导,并包含了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将质量标准分解为详细的、更易接受的内容。培训的重点,是通过这些细节的训练,明确质量标准和规范,强化质量意识。比如在检查车身表面时,质检人员所处的位置、视线的角度、检验的方法都有统一规范,必须严格执行。短短培训体验,让每一位参与者切身体会了一汽-大众严谨的质量保证工作及完善的产品质保体系。 先进的精益理念:绿色环保 今年6月3日,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一汽-大众西南基地获颁“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证书”。继一汽-大众华南基地获得首个国内汽车领域“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之后,西南基地又成为第一个获得绿色工业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的项目。 ![]()
一汽-大众将西南基地打造成了全方位的“绿色工厂”
西南基地的“绿色”体现在整个基地运营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走进基地后对周围环境的观感,还是四大车间的环保工艺,以及厂房设计、节能降耗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基地的“三废”处理。例如,西南基地拥有浓郁的绿色气息以及花园般的厂区环境,随处都是喷灌的大片草地,而所有喷灌用水都是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工业废水。西南基地采用“针对性预处理+生化处理工艺”将废水分级处理,达到了所有的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现行规定,保证了排水安全。此外,涂装车间产生的喷漆废气进入净化系统后,有86%会被直接净化为符合排放要求的纯净气体;另外14%的废气会先对设备进行冷却,之后进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处理。据工程师介绍,经过处理后,排放废气中VOC含量低于30mg/Nm3,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120mg/Nm3。 先进的工艺、环保的运营,一汽-大众不仅向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更努力实习一个优秀汽车企业对社会、对环境、对行业的种种责任。这也让一汽-大众成为在产品、工艺、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领跑的行业先行者。 (责任编辑:陈亮) |